热浸镀锌法是目前钢铁行业主要的的防腐工艺,其制品具有使用寿命长、镀层均匀、附着力强、免维护等优点,并且其对制品形状与尺寸的适应性上,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。在热浸镀锌生产中也可以较好的控制锌层的厚度、韧性及表面状态。故而,热浸镀锌工艺获得了持续的发展在,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。
热镀锌工艺的主要步骤为:脱脂→酸洗→浸助镀剂→热镀锌→钝化→干燥检验
脱脂和酸洗都是对工件进行表面处理,将工件表面的油脂及氧化铁等杂质去除,使工件表面洁净,保证后续镀锌稳定。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,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。
热镀锌及钝化则主要是对制品上锌并对镀锌层进行钝化处理,使工件表面具有良好的抗大气腐蚀性能。
助镀剂则主要是指氯化铵及氯化锌,其主要作用是使工件预先活化,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。镀锌层厚度及是否牢靠,除了镀锌工序的时间及温度等关键控制指标外,助镀剂的选择与配比是非常关键的一环。
熊捷、黄斌两位学者对热镀锌层的厚度与氯化铵等助镀液配比、组成及作用时间做了详细的研究。其结果分享如下:
固定助镀液的温 度为65℃、镀锌温度为 440 ℃、镀锌时间为1 min、合金 Al 的含量为 0. 2% 的条件下,助镀液组分优化,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见表 1。
由表 1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
(1) 由表1可以看到氯化锌浓度为150g/L,氯化铵浓度150g/L时镀锌层厚度最小为38.5 μm。
(2) 比较氯化锌和氯化铵浓度的k值,可以发现氯化锌浓度的k4最小,氯化铵浓度的k4最小,故在相同镀锌条件下,氯化锌浓度为150g/L,氯化铵浓度为150g/L 时锌层厚度最小。
(3) 比较氯化锌浓度和氯化铵浓度的R值,发现R(氯化锌)略大于R(氯化铵),说明氯化锌浓度和氯化铵浓度对锌层厚度的影响作用相差不大。
(4)在实际镀锌过程中发现,当氯化锌浓度远大于氯化铵浓度时,镀件不易干燥且锌灰含量 会增加,当氯化铵浓度远大于氯化锌浓度时会产 生大量烟雾,锌灰含量同样会增加。氯化锌浓度为150g /L,氯化铵浓度为 150g /L 时镀件易干燥,镀锌时极少烟雾、烟灰生成,且镀锌层厚度最小为38. 5 μm,故最优助镀液成分为氯化锌150g /L,氯化铵150g /L。
实验工件在助镀液成分氯化锌150g /L,氯化铵150g /L,温度为65℃,锌液温度为440 ℃,镀锌时间为150s,合金Al的含量为0.2% (质量浓度)条件下镀锌后,经过硫酸铜及落锤测试镀锌试样未发生漏铁且镀锌层不凸起、不剥落,锌层厚度也满足《输电线路铁 塔制造技术条件》GB /T2694 - 2018 的要求。
江海牌氯化铵,作为优良的电镀助剂广泛用于电镀行业,质量稳定,广受客户好评。工业级氯化铵、精制型氯化铵等多种级别氯化铵也能满足诸如仿金镀、镀镍、镀钯、镀镉以及塑料镀铜和镀非结晶合金等不同需求客户。
服务热线:400-7299258
销售电话:15829925809